趕集,一種民間風(fēng)俗,這種生活習(xí)俗自古就有。趕集在現(xiàn)在的大城市里早已銷聲匿跡,但在許多鄉(xiāng)村的村鎮(zhèn)上還依然存在。
進(jìn)入四月下旬以來,天氣漸漸暖和起來,入夏的炎熱氣息好像按捺不住提前“跑來”。加上兩個月疫情蝸居的折磨,父母早已吵著要回老家住段時間,簡單收拾行李后,我們一家人回到了闊別已久的農(nóng)村老家。
在我們老家,每年的農(nóng)歷四月初一都有“集會”。小時候,我們當(dāng)?shù)厝艘卜Q“集會”為“廟會”,因為我們這里之前有一座廟,每年廟會的時候還會搭臺子唱大戲,后來那座老廟拆了后,慢慢人們把這一天叫做大集。
四月初一這天,早晨還有一絲絲涼意,一家人早已收拾完畢,整裝待發(fā)。特別是女兒,早早便在院子里嘰嘰喳喳地催個不停,從未趕過集的她和我小時候心情一模一樣。
離集市還有一段距離,車子已開不進(jìn)去了,下車后頓時熙熙攘攘的趕集人群和熱鬧的販賣聲充斥在眼前和耳旁,身上的一絲涼意頓時無影無蹤。走在集市上,就像走在旅游季的旅游勝地一樣,摩肩擦踵。手持小喇叭販賣衣服的大嬸、叮叮當(dāng)當(dāng)展示農(nóng)忙用具的老大爺、擺弄各種小孩玩具的大叔、手拿噴壺擺弄花卉的大姐……各種小商販形態(tài)各異。往前走,各種小吃的香味充斥了整個鼻孔,勾引著你的味蕾,羊肉饸絡(luò)、粉蒸肉、涼皮面皮、踅面……豐富多樣的韓原小吃攤連成了一條長龍;小吃攤后面便是一些水果攤和蔬菜攤,“來,兄弟,嘗一塊今早剛運(yùn)回來的甜瓜,又甜又便宜。”“嬸子,來一把韭菜吧,你看咱家這菜多新鮮。”……雖然少了商場里銷售員文質(zhì)彬彬的微笑,但這種熱情、樸實的鄉(xiāng)村人自然氣息溢于言表。逛過這一路,雖然各種聲音不絕于耳,但腦海深處好像一直有一首熟悉的曲子在耳邊縈繞。細(xì)細(xì)品來,沒錯,是音樂大師胡偉立的《市集》,相信胡偉立大師也是在趕集中有了靈感才創(chuàng)作出這么美妙的曲子吧。集市一路上的場景,雖沒有了購物街、商場、超市里那種城市氣息,但它卻會碰觸到你記憶深處的某個東西,讓你覺得,這就是集市!這就是趕集!
還記得小時候,每年農(nóng)歷四月初一都是我期待已久的日子。那時候最饞集市上的芝麻棍子和糖瓜了,家里雖然很窮,但母親每次都會買給我解饞。每次吃完芝麻棍子和糖瓜,衣服上、手上甚至頭發(fā)上粘上許多糖汁,像個小糖人,經(jīng)過一天的玩耍,糖汁沾上塵土,每次都弄得自己蓬頭垢面的。因外婆家離集市很近,所以每年趕大集這天,外婆家里都非常熱鬧,像過年一樣。大姨和小姨兩家子也會來趕集,趕完集也都會相聚在外婆家里。大人們忙活著聊天、做飯,我們小孩子們則忙著嬉戲、打鬧。中午,外婆總會炸一大盆油餅,煮一大鍋香噴噴的燴菜,一大家人圍著外婆家的小院子有說有笑、有吃有喝、有打有鬧,好不熱鬧。長大后,讀書多了,方才懂得書本上寫的外婆家的溫暖就是那樣的吧!
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,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,正是這一個個的節(jié)日維系著我們這一個“大家”。集市也和節(jié)日一樣,一個節(jié)日維系著一個國家,而一個集市則維系著當(dāng)?shù)氐膫鹘y(tǒng)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