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春是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一個節(jié)氣。四季新的循環(huán)從這里開始,雖寒意猶在,然哪有過不去的冬天。一元復(fù)始、萬象更新,沒有不會到來的春天,春的氣息愈加濃厚。春天在哪里?草木皆知、微風送暖、細雨柔情、在詩詞行間。等春來,不如一起尋春去。
“俏也不爭春,只把春來報。待到山花爛漫時,她在叢中笑”不提花,只提春,句句梅花迎春到。“二月二日江上行,東風日暖聞吹笙;毩鄹鳠o賴,紫蝶黃蜂俱有情”李商隱的眼里早已是春意盎然,花盛風暖柳相隨。“春色滿園關(guān)不住,一枝紅杏出墻來”王安石一夜知春,一隅看春,一片春光撒滿園。“春路雨添花,花動一山春色”宋秦觀走在路上觀春變,大好山河花期到。“等閑識得東風面,萬紫千紅總是春。”萬紫千紅擠滿春期,持續(xù)三四個月,但毫無疑問,最集中的是二月。早開的依舊,盛開的正濃,未開的將開。
立春,古老又莊嚴的節(jié)氣。在古代,天子會率領(lǐng)朝臣,共同行至都城東郊,擺上三牲飯菜、三茶五酒等,祭祀芒神;而老百姓會手持小鑼、竹板,一邊敲擊,一邊口唱贊春詞,意為報知春已到,更是在于把春天和芒神接回來。據(jù)《燕京歲時記》中記載:“立春先一日,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。立春日,禮部呈進春山寶座,順天府呈進春牛圖,禮畢回署,引春牛而擊之,曰打春。”這又是立春的一大熱鬧,人們會用泥土捏一頭牛,用鞭子抽打泥做的春牛,人們紛紛將春牛的碎片搶回家,以祈豐年。
春天的福氣怎么也少不了吃食。“咬春”取的是“咬得草根斷,則百事可做”之意。要吃春卷、蘿卜、生菜等時令蔬菜,杜甫在詩中有“春日春盤細生菜”是一道佳肴,而吃春卷要從頭吃到尾,寓意“有頭有尾”。
尋春到哪尋去,約上幾個好友春游去,在這個代表活潑生命的季節(jié),不正好看一眼辛棄疾的“春已歸來,看美人頭上,裊裊春幡”,觀一下秦觀的“有桃花紅,李花白,菜花黃”,山水如黛、萬木吐翠、芳草茵茵、百鳥爭鳴、陽光和煦、空氣清爽,置身于如詩如畫的自然畫卷中。
人勤春早,一年之計在于春,天地人神相交會,逐漸開啟了一年最愉快的合歡。從年初的立春,逐步走到歲末的大寒,美好的生活開始就是一個無盡的故事。讓一切幸福從春天、從現(xiàn)在復(fù)蘇,春耕正當時,不誤農(nóng)時不負春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